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经济委员会
数说2018
2018年,经济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领导下,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工作质量,积极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全年共参与承办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承办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专题协商会1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
开展11项专题调研
形成了7篇综合报告和34篇信息专报
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近20人次,实现了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①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旗帜鲜明讲政治
委员会通过专题会议、学习研讨、宣讲交流等形式,有计划、分专题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引领委员会委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坚定不移谋大事
充分发挥委员会分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委员会先后召开6次分党组会议,把发挥分党组作用与依法依章程履职有机结合,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委员会的共识。
夯实基础求实效
一方面,委员会的重点协商活动和调研任务都由分党组成员牵头负责,强化政治担当,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督促落实,切实增强了工作实效。另一方面,坚持党建重心下沉,加强委员会党组织建设。
②注重凝聚共识,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履职全过程
着力抓好理论武装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重点,举行1场专题学习研讨会,召开十三届政协委员、往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3场座谈会,开展1次专项调研,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进行研讨交流,引导委员在学习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履职尽责。
切实加强互动交流
在组织协商活动时,加强党政部门与委员的沟通和讨论,营造互动交流氛围,注重交换看法和解答问题,为委员知情明政、为党政部门介绍工作情况提供平台,争取双向理解和支持。
促进委员自我教育
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使委员感受新变化、激发新担当,引导委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邀请有关部委同志全程参加调研,帮助委员了解政策思路,增强履职的针对性。办好《经济界委员通讯》,增加出刊密度,在内容上更加突出委员的所思所悟,使之成为委员们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互促互学的重要阵地。
完善委员联系机制
积极做好有关全国政协副主席到地方调研时,走访看望当地委员的组织服务工作。委员会建立了日常走访委员制度,实现了联系界别委员无死角,及时了解委员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愿望,帮助他们解决在履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委员会成为团结之家、民主之家、和谐之家。
更大范围凝心聚力
经济委员会89位委员中非中共委员有34位。在协商议政活动中,委员会分党组成员注重与党外委员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交流,为他们有序参与协商创造条件。在开展调研时,调研组既带着问题下去,也带着政策下去,到基层解疑释惑,向社会各界发声,更大范围凝聚共识,为党和政府更好地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③围绕中心工作,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协商议政
●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议政建言
委员会就“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进行专题调研,由辜胜阻副主席牵头,先后赴浙江、山西、北京,召开10余场座谈会,深入30余家金融机构和企业了解情况,与200余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代表面对面交流。在此基础上,认真办好十三届全国政协的第一场专题协商会,有24位委员踊跃建言,刘鹤副总理到会与委员协商交流。
●聚焦精准扶贫议政建言
全国政协召开了“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经济委员会负责其中的“防范化解脱贫攻坚风险,着力提高扶贫综合效益”专题。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建言献策,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以及3篇案例分析材料,在常委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并报送了2篇政协信息专报。
●聚焦污染防治议政建言
为做好“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第一专题的筹备工作,委员会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赴黑龙江调研,重点关注黑土地保护情况,针对黑土地“质减量退”的问题,从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扩大“黑土地”品牌效应、优化财政补贴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④着眼热点问题,紧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精心承办“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协商会,由高云龙副主席牵头,先后赴山东、江苏、重庆调研。调研中,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每到一地都分成3个小组,实地走访企业30家,与70多位政府部门负责同志研讨交流,深入听取140多位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在组织座谈时适时召开“企业家闭门会议”,使他们敞开思想讲真话。同时,委托辽宁、浙江、安徽、湖南、深圳等5省市政协开展了协同调研。最终报送了综合报告和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五大基础性成本等5篇信息专报,提出了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意见建议。
着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把实地调研、网络议政、现场协商结合起来,就“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在实地调研环节,由万钢副主席率队,联合致公党中央,先后赴上海、浙江、广东、北京4省市调研。在网络议政环节,共有48位委员在线发言交流,提出了125条意见建议。在现场协商环节,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平台,邀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负责同志与委员们讨论。
密切关注区域协调发展
围绕海南省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助力地方经济。
⑤提高质量标准,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作精品
●做优经常性履职品牌
经济委员会主办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已成为全国政协对口协商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以此为依托,力求常做常新,更加经常、更加灵活、更加有效地搞好对口协商。一方面,加强动态分析。坚持一年四次会议的总体安排,组织委员及时分析研判每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针对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建言献策。另一方面,优化协商格局。注重扩大委员参与面,邀请更多委员参加,实现经济界、工商联界委员全覆盖;突出对口协商特色,促进成果转化。
●打造专题性履职精品
2018年,经济委员会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议政建言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建言、聚合发力。在两次专题协商会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设置民营经济方面的议题,开展“促进民营企业投资制造业”专题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了全国政协首次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活动,190多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在线互动,10多位委员分别在北京主会场和浙江、湖南、广东3个分会场以及通过手机连线方式等建言献策,有关部委同志与委员充分互动交流,回应委员提问,共同探讨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体会2018
坚持加强委员会党建工作
必须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委员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笃定前行。坚决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全国政协党组的领导下,发挥分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带领委员会全体委员不折不扣地落实全国政协党组的决策部署,使之成为委员的自觉行动。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必须坚持把委员会工作放在大局下思考和推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现实性问题履职尽责。2018年,我们聚焦全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把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作为工作主线,提高协商议题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更加注重研究人民群众关心、迫切需要解决、委员会有能力做深做透的问题,在全国政协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履职尽责的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加强日常联络和服务,推进委员履职能力建设,不仅注重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同时坚持委员履职一个也不能少,激发了委员履职的内生动力。总体来看,委员们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言经济社会发展、传递各界群众呼声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努力让群众感到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坚持加强履职联运和协同
只有加强与多方面的联系沟通,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共融,才能增强委员会履职成效。为此,我们不断深化与有关方面的合作共事,加强与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有关社会团体、社会智库的工作联系,联合开展调研,共同举办会议,充分利用外部力量,提高履职专业化水平。同时,我们注重与地方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上下联动,召开全国暨地方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作研讨会,研究提高工作质量的思路和措施,并与北京、天津、黑龙江、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西藏等省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座谈交流,加强统筹协调,突出资源整合,力求奏响大合唱、谱好协作曲。